各二级学院:
根据《关于开展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的通知》(湘信院教务处〔2023〕46号)精神,教务处、实验实训中心联合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中心对教学执行情况、新教师导师指导、2023届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等工作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教学执行情况
共随机抽取14名教师(每个学院2名教师)的教学情况,分别从教学规范及教学纪律情况、课堂教学情况、教学材料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具体如下:
(一)整体情况
1.教学规范及教学纪律情况:教师上课礼仪基本规范到位,教学材料准备情况良好,无违纪现象发生。
2.课堂教学情况:教师教学准备较为充分,上课较认真;教学思路、条理较清晰;基本上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
3.教学材料情况:各类材料格式基本规范完整;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基本一致;教师对学生作业、实验(训)报告的批改较规范。
综合评委意见,各二级学院检查结果排名如下:
(二)问题与不足
1.教学规范及教学纪律情况:少数教师未佩戴校徽。
2.课堂教学情况:部分教师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水平偏低;课程思政体现不明显,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课堂管控还需加强,学生玩手机现象仍然存在;普遍存在师生互动率偏低、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太活跃的现象;学生做笔记的情况不太理想。
3.教学材料检查情况:部分教案为教材内容的罗列,未进行教学设计,未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三)整改要求
1.各学院对照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督促相关教师及时进行整改,并完善各类材料。
2.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应深入教学一线,及时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通过教学示范课、一对一帮扶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学效果一般的教师快速成长,提升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二、新教师导师指导情况
共随机抽取28名新教师(每个学院4名新教师)及其导师的相关材料,分别对新教师培养计划、导师工作日志、导师听课记录、新教师听课记录、新教师考核表、导师考核表等材料进行了重点检查,具体如下:
(一)整体情况
1.各二级学院均按要求制定了新教师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内容详细、结构清晰,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少数导师制定了分学期培养计划表。
2.导师和新教师基本上按要求完成了相应的听课时数。导师指导记录填写规范,大部分指导有主题且主要围绕教学工作展开,指导记录工整、详实。
3.各学院均按要求对导师和新教师进行了考核,考核程序规范,资料齐全。
综合评委意见,各二级学院检查结果排名如下:
(二)问题与不足
1.新教师培养计划:少数新教师培养计划由新教师自行制定,非导师制定;个别新教师培养计划的要求与学校要求不符或培养计划的可操作性不强;少数培养计划无时间。
2.听课记录:少数导师或新教师听课记录基本信息填写不全或记录过于简单;个别新教师听课记录存在造假嫌疑;少数导师和新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达标。
3.导师工作日志:个别导师指导记录过于简单,且流于形式;少数导师不同学期的指导内容存在雷同现象;个别导师指导佐证图片与实际情况不符。
4.考核表:个别新教师考核表个人总结不规范,错别字较多且语句不通顺,考核表未针对具体指导情况进行总结;个别导师考核表听课次数等基本信息的填写与相关材料不一致;个别导师考核表中的指导情况总结与导师工作日志不一致;个别新教师考核表缺失或无学院意见且未盖章。
(三)整改要求
1.各学院对照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导师或新教师及时进行整改,落实指导工作。
2.针对各类材料中出现的低级错误、敷衍行为或弄虚作假行为,各学院应对相关导师或新教师予以相应考核。
3.新教师教学导师制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各学院应按照相关规定,督促导师认真履职,真正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注重指导提升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引领新教师全面发展,从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2023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情况
对五个二级学院22个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过程材料进行了抽检,覆盖了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书、中期检查表、教师指导记录表等各类材料,具体如下:
(一)整体情况
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书、中期检查表、教师指导记录表等各类材料,格式规范,字面清晰,且按照学校要求归档,整体质量较前一届有较大幅度提高。
综合评委意见,各二级学院检查结果排名如下:
(二)问题与不足
1.任务书:个别任务书未对毕业论文(设计)作字数要求,也未涉及学术规范的要求,有的参考文献数量不达标;任务书的参考文献与开题报告书的参考文献完全一致;参考文献与论文研究的主题关联度过低等。
2.开题报告书:个别开题报告书缺少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部分,或国外研究现状写成了国内研究现状;少数任务书的参考文献在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完全没体现,有的体现了也未做标注;国内外文献综述中,少数学者的观点和参考文献不匹配,主要体现在工科类相关专业;研究方法较少或提法不对或不适应该专业;个别指导教师未签是否同意开题意见。
3.开题报告评审表:个别评审意见过于简单;个别记录人未签名。
4.中期检查表:进度计划不规范,有的无具体时间安排,有的时间有交叉,有的进度安排不足;个别指导教师未签意见。
5.教师指导记录:部分教师指导次数少于6次;部分指导记录较笼统,未注明线上或线下,无具体指导地点等;个别教师指导记录全是线上指导,且内容未体现专业性。
(三)整改要求
按照《湖南信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类材料,按照各项工作时间节点,做好后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及明评、盲评、答辩等工作。
四、实践教学情况
(一)整体情况
各二级学院严格落实学校实习工作管理办法,认真组织2023届本科毕业生开展毕业实习,保障学生对口实习岗位数量,确保毕业实习安全有序开展,实习过程材料基本齐全。认真开展实验(训)室使用登记工作,落实开放实验申请、使用登记程序,严格进行实验(训)室内耗材使用登记及实验(训)室日常检查,保障实验(训)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积极组织开展教学仪器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严格落实教学仪器设备管理责任,教室、实验(训)室教学相关仪器设备、软件设施基本得到有效维护。
综合评委意见,各二级学院检查结果排名如下:
(二)问题与不足
1.毕业实习情况
(1)实习材料:国际商学院毕业实习材料未及时收集完整,部分学生毕业实习材料尚为过程稿、勘误稿,个别学生毕业实习已结束但未签署安全责任书;国际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实习材料未按班级、学号分类归集,存在缺少材料封面、缺少毕业实习过程管理材料的情况。
(2)实习指导:国际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个别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材料把关不严,存在学院自查检查出问题但未及时落实整改的情况;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个别教师要求不严格,对于学生实习记录格式不规范、时间逻辑错误、记流水账等的问题未提出修改和纠正;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部分指导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指导意见雷同,个别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评价没有针对性、内容不科学。
(3)实习管理:部分学院对毕业实习管理不到位、把关不严格,学生随意更换实习单位,但指导教师、学院未进行管控;个别教师指导不认真,学院未采取相应的对策或措施。
2.实验(训)室使用情况
(1)实验使用登记本封面、扉页、使用内容填写不规范。艺术学院部分实验(训)室登记本信息填写不准确、不完整;个别教师使用蓝色签字笔、铅笔等填写使用记录。
(2)实验室开放登记材料收集不齐。国际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个别实验(训)室的开放申请表未收集齐全,与开放登记本中记录不同步。
(3)实验室设备维护维修记录不完整。管理学院实验(训)室日常维修记录填写不完整,维修过程记录不详细。
3.教学仪器设备运行情况
(1)仪器设备管理不规范。艺术学院实验(训)室设备配件摆放凌乱,有故障且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维护维修不及时;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存在部分计算机设备未及时进行操作系统更新和优化,导致系统运行缓慢,影响使用效果;管理学院存在多媒体教室仪器设备在无人值守情况下,投影及相关设备仍处于开启状态。
(2)实验(训)室设备卫生不达标。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商学院实验(训)室仪器设备有灰尘,实验(训)室电脑主机周围和实验台下面存在垃圾未清理干净的情况。
(三)整改要求
1.毕业实习工作
严格按照学校实习工作管理办法完成2023届本科毕业生实习工作,保障毕业实习工作顺利完成。加强毕业实习过程管理,及时规范落实系(教研室)、指导教师对于学生毕业实习材料审核把关,规范学生实习记录、指导教师工作记录等学生毕业实习材料归档,及时评定成绩、签字盖章。
2.实验(训)室使用
严格按照学校实验(训)室各类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实验(训)室常规管理,完善实验(训)室使用登记工作,保证填写数据完整、准确、真实,全面反映学校实验(训)室仪器设备的现状与使用情况。
3.教学仪器设备运行
严格按照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及时完成故障仪器设备维护维修,做好计算机类设备操作系统的更新和优化,提高仪器设备维护维修时效,规范维护维修过程记录,确保设备完好率。加强实验(训)室及相关设备的卫生管理,避免设备因灰尘影响使用寿命;加强实验(训)室仪器设备的日常巡查管理,防止教学仪器设备在无人使用和无值守情况下仍处于通电运行状态,确保各实验(训)室设备设施安全。
各二级学院根据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反馈及学校相关文件要求,于6月30日前完成整改工作,教务处将进行复查。
教务处 实验实训中心 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中心
2023年6月9日